第四百三十四章
许多的许昌官员百姓甚至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被兵临城下是在什么时候?
做为建安、黄武两朝的都城,许昌受到极为严密的保护。 十数年来曹方经历过大小战事无数,其中不乏官渡、刘备第一次北伐这样动辄数十万人的大型战事,但却没有哪一次能够对许昌构成实质性威胁。
然而这一次,战争的阴影是真正地笼罩在了许昌的上空。
长时间不亲历战争,官员百姓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相当脆弱。 加之前段时间黄武朝廷又将都城由许昌迁移至邺城,不免给人以错觉。
事实上,自去年七月开始,许昌、颖川郡,乃至整个豫州的官员士民都产生了一个念头————曹操是不是因为惧怕刘备的锋芒,而有意放弃许昌、甚至是豫州,准备借助黄河天险避居河北?
尽管豫州刺史满宠再三张榜安民,但惶惑的人心还是无法得以平定。 到第二次北伐战事真正来临时,满宠的努力基本告废————先前还不愿远离故土的许多大族门阀,此时再不犹豫,动用一切能够借助的力量,举家北迁河北,以躲避战火。 大族门阀的举动,又引起连锁反应,百姓们也竟相效仿。
若非曹操及时赶到,许昌很可能在战火烧至之前,就变得人去城空,除军卒外再无人影。
但纵然有曹操亲自坐镇,许昌还是犹如一只引信外露的巨大炸药桶,随时可能来个惊天一爆。 风骑军的飘忽一击,险些就点燃了这个火药桶。
“又是赵云?!!!”曹操眉头大皱,指节轻轻敲打着身前桌案,沉吟着说道,“他究竟想做什么?”
近些日来。 风骑军已经不止一次地玩出这种百里奔袭一击而退的把戏,令曹操头疼不已。 这样的攻击,造成的实际伤亡损失并不很大,但对民心、军心却有非常恶劣的影响。 许昌城内地慌乱悸动,就是一个鲜明的佐证。
更让人头疼的是,赵云的奇袭总是无迹可循。 作为一支轻骑,配备的又是辽东、西凉良马,使风骑军的机动力远强于一般的骑军。 更不用说是步军。 在无法预知行动的情况下,想要截破除对方地奇袭几乎是不可能。
而且,赵云似乎很能钻空子,连续几次都是从曹军的防守缝隙里进出。 当然,曹操也知道赵云并不是什么神机妙算。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肯定在于敌方的细作。
“示威以攻心……”贾诩一针见血地说道,“赵云心思缜密,定然是看出了颖川人心不安,加之他极擅运用骑军。 所以想用这种办法加剧我方军民的不安情绪,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图。 ”
“这么说来,刘备当真是准备先取许昌,以求中间开花,席卷中原了?!!!”
“诩也无法确定……”贾诩轻捋颔下胡须。 “从刘备大军的进击动向来看,其首要目标应该是许昌。 但无论是张飞,还是诸葛亮、庞统等辈,都是擅长奇兵之人。 不可不防他们别有用心……”
曹操微微点头。 将目光转向桌案上的地图,手指停止对桌案地敲击,指着地图上的几点说道:“西路有妙才镇守长安,至不济也有潼关、函谷之险,吕蒙、张任这两路兵马并不足惧。 若柯比能再能牵制马岱些时日,西路暂可保无忧。
东路,有子孝抵挡魏延……
此战的关键还是在于中路,梁郡、南阳、汝南这三路兵马的威胁太大。 只要能防住这三路。 大局可安……”
“这三路敌军诈称40万人,实际怕也得有20万上下。 万一让他们形成对许昌的合围,战局将大为不妙……”荀攸表情沉肃地说道,“若拒敌于外,以我军地兵力,恐怕无法坚持长久。
最好,是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
“不过,这三路都不那么容易对付……”曹操眉心一拧。 沉吟说道。 “汝南一路,只能算是偏师。 意在牵制我军。 而且赵云心细如发,黄忠老而弥坚,都非易予之辈。
南阳那一路,主帅明为刘备,实际掌军者必是张飞。 此人用兵变幻无常,加上兵马最众,想将其击溃,难上加难。
这样看来,也只有从云长这一路下手了……”
正商议间,曹休急步入厅,行礼后禀报道:“启禀丞相,并州传来急报,柯比能被马岱击败,损失惨重,目前业已撤往弹汗山。
此外,匈奴左贤王刘豹突然对柯比能部发动攻击……”
“什么?”曹操腾起站起,急切地对曹休说道,“信报何在?”
曹休大步上前,将手中简书奉予曹操。
贾诩和荀攸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不乐观。
若是在一年前,柯比能败了就败了,鲜卑人就算死绝,曹操也不会皱半点眉,反而会拍手称庆。
但眼下却是不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