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臂佛法能归天袁崇焕千里勤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样的,不愧为大金第一风水师,干得真漂亮!”皇太极也赞赏地点了点头:“现在,我们还得再帮崇祯一把,把袁蛮子的脑袋再往刀里推一步。我们不打蓟州,不和袁崇焕交火,再绕过去,只是有件事还得听听宝山他们的意见。”魏宝山一听,赶紧跪倒:“小人不敢,有事请汗王吩咐!”皇太极摆了摆手,让魏宝山赶紧起来,用不着这么客气,他只是想问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在袁崇焕眼皮子底下溜走,又不让对方发现的妙计。魏宝山听后,皱了皱眉头,要说是一个人悄悄地溜走还有可能,这十万大军要是悄无声息地循走,确实有些困难。想来想去,看了一眼杜拉尔。果果,然后冲着皇太极说道:“回汗王,眼下这里是为荒野,要想迷惑住对方,以风水之术来看,实在有些为难,毕竟这里不同于屋宅,气场广阔,不好控制。不过,我倒是有个办法,只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担心万一被对方识破,恐坏了汗王大计。”皇太极摆了摆手:“宝山,但说无妨,大家一起商议。”“回汗王,风水术中有一种阵法,称为‘黄泉井’。此法可以把无形的阴气或是阳气圈在固定的范围内,使气场衡稳不变,就像是用墙把水围住一样,一般用于孤寒之穴或是独居之所。只不过现在这里是荒郊野外,十万大军的营盘实在是太大了,没有把握能成功,所以我还要请教果果萨满,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下这里的气象,尽量影响城中观望之人的视线,或许可以瞒天过海。”“改变气象?”皇太极有些不解。魏宝山点了点头:“最好是下雾!”“哦!”皇太极点了点头,这才明白魏宝山的意思,毕竟十万大军的营盘绵延几里地,短时间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实在是有些困难,如果有雾,视线受阻,只要在视线范围内布阵就可以了,无疑胜算会高出很多。杜拉尔。果果一愣,想了想,点了点头:“汗王,我愿意试上一试!”“好!大金有你们二人在,有所恃而不恐,真乃大金的中流砥柱!”皇太极命八旗兵在蓟州南边扎下营盘,摆出了一副攻城的架势。袁崇焕站在城头,看着几里长的金兵营帐,抬头看了看天,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如无意外,明天天一亮,必定就是一场血战。当夜,魏宝山和马伯通带着十人的小队悄悄绕出了营房,直奔左右的山冈。“黄泉井”原本是风水上一种用于扎宅立穴的阵法,如荒山僻野中建所孤宅,四下俱是荒野,煞气冲宅,宅内自然不会太平,经常会有意外之灾。所以,在修建时需要在宅基地的周围寻到此宅的“八煞黄泉位”钉以石桩,镇住宅气,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使煞气自动被屏蔽在外。“八煞黄泉”是风水上的一种术语,又称“八路黄泉”讲究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防巽水见,甲癸向中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风水之煞,有来龙八煞、座山八煞、克向八煞、水口八煞、择日八煞、砂峰八煞、凹风八煞、水法八煞、地支八煞等,风水一道,玄之又玄,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暂不多言。皇太极按魏宝山的意思,把营盘扎成了箭头形,一方面呈冲锋之阵势,一方面也方便魏宝山行事。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也比屋宅的面积大了上百倍。魏宝山不得不把范围扩展到了两侧五百米左右的山冈之上。“坎龙坤兔震山猴,巽鸡乾马兑蛇头,艮虎离猪为曜煞,墓宅逢之立便休。”魏宝山心里默念着口诀,按着营盘所扎方位,营盘在坎位,而煞位即在辰方,一边走,一边校对着方向,这十余人总算是摸上了山冈。魏宝山伸头看了看营盘中心故意点起的火堆,站在山冈上撑开八卦金刚伞看了看方位,确认无疑后,挥手叫过这十个人,让他们分两组,赶紧挖土,一个坑深八尺,一个坑深六尺,坑口二尺三左右。如果挖坑时挖到蚁窝、鼠洞、树根,哪怕是大块的石头,都要把坑填平,然后平地后移三尺,重新再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山冈上别的不多,石头,大树有的是,免不了挖出些石块或是树根来。这十几个人忙活到大半夜,差不多挖了二十几个坑,最后总算是找对地方,一挖到底,顺利挖成了。魏宝山看了看,赶紧让这些人把事先准备好的马血、猪血全都灌进了这两个坑,直到血不再往下渗了。这才把削成尖的两根胳膊粗细的树干扎进了坑里,高出地面一尺后,用土给埋了。看了看时间,刚好亥时三刻,赶紧悄悄地又返回了营地。正中央的大帐已经腾出来了,杜拉尔。果果一直在等着魏宝山的消息,见魏宝山回来了,赶紧准备做法。大帐内只留下一盏灯,帐内昏黄。一张桌子上摆满了祭祀用的牲畜,带着一股浓浓的血腥气。杜拉尔。果果抽出一捆香,点燃后拜了拜,然后插在了面前的香炉上。又端起酒碗,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了蘸,轻轻地朝着空中弹了一下,重复了三次后,伸手抄起那面萨满鼓,抡起鼓鞭重重地敲了一下。鼓声低沉有力,节奏由缓变急,杜拉尔。果果边敲边跳,跳着跳着,口中又念起了奇怪的咒语。魏宝山和马伯通站在营帐之外,守着帐门,不让闲人打扰,心里除了紧张就是担心。杜拉尔。果果前几天伤得实在是太重了,已经伤到了命魂,虽说行动如常了,可是魂魄受损,根本不是一天两天能恢复过来的。当初给她看病的大萨满再三叮嘱过,三个月内,一定要留神注意,尽量不要施术,以免舍文反噬。虽说有那枚戒指可以护住她的命魂,但是这种事,说白了,谁心里也没有底。两个人心里正想着事儿的工夫,突然感觉四周静了下来,很快就开始白气绰绰,下起雾来。刚开始还不怎么明显,很快,空中就像飞起了一团团棉絮一般,雾下得越来越大了。帐内的铜铃声和着鼓声仍然响个不停,看了看时间,魏宝山和马伯通点了点头,看来杜拉尔。果果成功了!趁着大雾掩护,皇太极命大军迅速开拔,绕过蓟州,直接南下,直奔京畿富县玉田而去。因为气场被魏宝山做了手脚,所以这场大雾直到天明仍没有散去,影影绰绰地只能看出前面不足二百米。天刚亮,袁崇焕就爬上了城楼,一见满天的大雾,皱了皱眉,凝神观瞧,见对面营帐影影绰绰似乎还有火光,心想:老天爷还是有眼啊,这场大雾下得太好了!如今跟着自己先一步到来的只有九千骑兵,余下的一万五千步兵还尚在途中未到,大雾多持续一会儿,就会给自己争取时间。他赶紧传令下去,让骑兵抓紧时间修整,城上官兵提高警惕,严防金兵偷袭。一旦雾散了,马上来报。日上三竿了,阳光耀眼,而城前仍然是大雾缭绕,并没有丝毫消散的迹象。袁崇焕四周看了看,突然萌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城东、城北、城西,一望百里,唯有城南大雾遮天,看着十分诡异。袁崇焕想来想去,有些不放心,赶紧派出一支小队,偷偷出城,骑快马到金兵阵前打探。这支小队出了城,慢慢地接近金兵营盘,越走心里越奇怪,怎么营盘内寂静无声,实在是有些古怪。有胆大的骑马到了近前再一看,脑袋当时就大了,只有二十多顶帐篷顶在最前面,里面空无一人。十万八旗兵像是鬼魂一般已经神奇地消失了,吓得哨探赶紧飞马回城禀告袁崇焕。袁崇焕闻听后,大叫了一声,急火攻心,加上旧伤未愈,嗓眼一咸“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血,两眼往上一翻,再次昏死过去了。亲兵赶紧把袁崇焕抬回了知州衙门,好一番诊治,这才苏醒过来。袁崇焕就感觉自己的脑袋像要裂开一样,疼得要命,全身骨节酸疼,抬胳膊都吃力。余明德赶来后,亲自给袁崇焕号了号脉,取出银针,分明在上星、印堂、合谷等穴位下了几根针,袁崇焕身上的痛感这才减轻一些。皇太极突然撤兵,不战而退,完全打乱了袁崇焕先前的部署,打破了拒敌于蓟州的设想。眼下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入都,二是向敌。前者必须要抢在皇太极之前赶回北京布防,背靠北京与敌血战,可以上解君父之忧,下安万民之心;后者则是寻找后金主力,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伺机偷袭,蚕食其有生力量,等待自己的后续部队到达后,兵合一处,再给金兵以重击。袁崇焕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令祖大寿立即率军尾随其后,死死盯住皇太极,不能让他在京畿横冲直撞,不过也千万不能和皇太极硬拼,野战本是大金的强项,再加上敌众我寡,势力悬殊,要保全有限的力量。至于自己,亲自带兵回京布防。余明德不无担心地对袁崇焕说:“督堂,兵部尚书孙承宗事先有令,让督堂立即带兵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带布防,以阻击皇太极,督堂擅自回京,是不是有些不妥啊?”“唉!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皇太极一向狡猾,常常是声东击西,而且都是骑兵,来去如风,行进速度极快。他既然能绕过山海关,就不能绕过通州?能在我们眼皮底下跑一次,就不会有第二次?万一他甩开我们,绕道京南或是京西,就更不可收拾了。到时候,我们回援京城,恐怕也来不及了,一样是死罪。”按下袁崇焕这边暂且不表,单说皇太极,率大军离开蓟州后,径直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先克玉田县,又克三河县,再克香河,八旗铁骑,一路横扫,风驰电掣,席卷京郊。袁崇焕手下只有九千骑兵,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自己之长在于倚城固守,虽说自己手下这九千关宁铁骑,战力之强,丝毫不逊于八旗骑兵,但是人家是十万大军,九千对十万,实在是无力抗衡,只好一路尾随,伺机而动。眼见皇太极离京城越来越近了,袁崇焕决定不再尾随皇太极了,转而直达京城,终于在十一月十六日,抵达京城左安门,准备据城而守。袁崇焕的固定战法一直都是坚守城池,杀伤敌军,待敌疲惫时再奋勇出击,从宁远到锦州,屡试不爽。所以这一次也一样,也想把皇太极引到北京城下,诱敌攻坚,待其受挫后,再全力进攻,或许可以大获全胜。这确实是个很高明,很完美,最有效的计划,只是袁崇焕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这里是北京。第四十一章袁崇焕兵临城下魏宝山计伤满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袁崇焕忘了这里不同于宁远,不同于锦州,宁远也好,锦州也罢,都是个小地方,里面兵比民多,自己一个人说得算,让守就守,让冲就冲,不用和谁商量。可这里不一样,京城里还有个皇帝,他这个督师到了这里可就不像在辽东了。崇祯皇帝坐在京城里,看着皇太极带着十万大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跑来跑去,一连几天觉都睡不好。本想着叫袁崇焕来护驾,结果,袁崇焕也跟着跑来跑去,一路上一仗没打不说,现在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带兵到了北京城,他究竟想干什么呢?就在这时,崇祯又接到御史弹劾袁崇焕的奏章,阅罢后大吃一惊:是呀!这个袁崇焕擅杀一品大员毛文龙,确有资敌之嫌,这相当于解除了鞑子们的后顾之忧。皇太极率千军万马离开沈阳,袁崇焕他真不知道?他在沈阳城安排下那么多的探子,都是干什么吃的,眼睛长在肚皮上了吗?说出来谁信呢?如果知道,他却未加干涉,纵敌入京,是何居心呢?要说袁崇焕要谋反,崇祯现在仍然有些不相信。袁崇焕进士出身,位高权重,根本没有谋逆的缘由。或许是五年复辽的话说得大了些,现在想逼朕做城下之盟,倘若真是如此,真是胆大包天!你只顾自己的脸面,让朕的脸面放在哪里?崇祯坐在京城里,心如乱麻,赶紧召来兵部尚书孙承宗议事。孙承宗从皇宫出来,眉头一直紧锁,自己的学生,自己知道。袁崇焕绝对不会有谋反之心,可是现在这么多事情摆在面前,就算是自己想保住他,也实在有些困难了。听说袁崇焕率军到了北京城下,孙承宗赶紧就派出了使者。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汉族,北直隶保定高阳人,曾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也是袁崇焕的老师,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了袁崇焕。这个人可不简单,可以说,他的存在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明末历史,让明末真正得以延续了十几年。早在天启二年八月,孙承宗被任命为辽东经略时,他即着手实施其欲保关门,必先固辽西;欲复辽东,亦必先固辽西的战略计划,积极部署宁锦防线。大力整顿了关门防务,同时是修筑宁远城。孙承宗所在辽东的四年,重用了一大批忠直的文武将吏人才,边防大备,袁崇焕正是其中之一。正当他锐意恢复之际,却遭到了来自魏忠贤的打击。天启五年九月,自请罢官返乡。直到前不久,皇太极率军避开山海关,宁锦一线,绕道内蒙,从喜峰口突入塞内,相继攻陷遵化、迂安、滦州、永平,直指北京。在此危难之际,明廷这才想起这个人才来,所以二次起用孙承宗,诏以原官兼兵部尚书守通州,统筹全局。要说明白自己学生真实意图的恐怕也只有这个老师了,派去的使者传达了他的一段话给袁崇焕:“皇上十分赏识你,我也相信你的忠诚,但是你杀了毛文龙,现在又把军队驻扎在城外,很多人都怀疑你,希望你为国效力,若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明朝有规定,边防军队,未经皇帝允许,不得驻扎于北京城下,但是袁崇焕却以为事非得已,情有可原,谁也没请示,就直接把兵驻扎到了南城。这件事说大可大,说小可不小,再加上早有流言流入了京城,所以上到朝廷重员,下到小商小贩,一致认定,袁崇焕这个人有问题。很不巧,更要命的是就在几天后,皇太极率军抵达北京城下,并驻扎于城北,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这下子,袁崇焕也有些慌了,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谁都以为,金兵是自己带来的。崇祯皇帝本来心里就疑神疑鬼,听闻皇太极率大军兵临城下了,这回终于坐不住了,赶紧召见袁崇焕进城,他要亲自召见。袁崇焕听说皇上要见自己,预感到大事不妙了。一年多了,自己寸土未复不说,现在还把金兵弄到了京城底下,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了。明知是死也得去,自己不去,就更解释不清了。心情忐忑不安地进了城,和他一起见皇帝的还有三个人,分别是总兵满桂、黑云龙、祖大寿。祖大寿是袁崇焕的心腹。满桂一直和袁崇焕有矛盾,黑云龙是满桂的部下。见到了皇上后,没想到崇祯并没有发火,也没有训斥,反而极为关心地把自己的大衣披到了袁崇焕的身上,一阵嘘寒问暖。袁崇焕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己一年多啥也没干,让敌人都打到了眼皮底下,圣上竟然还对自己还这么客气,实在是做梦也没想到,一瞬间,袁崇焕彻底懵了。而让文武百官更懵的是,袁崇焕竟然当着皇帝的面,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让自己的人马进城休整。这句话可吓坏了所有人,崇祯帝想也没想,严词拒绝,当场就否决了袁崇焕的请求。边军未经请示就驻扎城下,本身就是罪不容赦,而现在又要把兵带进京城,这不是得寸进尺吗?别看崇祯对袁崇焕表面上嘘寒问暖,但是人言可畏,又怎么会不加防备,万一袁崇焕的九千骑兵进了城,造了反,这不是引火烧身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北京城外不是一片旷野,外城还有很多老百姓,国家养你军队是干什么的?让人家打到家门口你还把老百姓扔在外面,让鞑子烧杀抢掠?老百姓能服吗?其实,这事也不能说是袁崇焕得寸进尺,确实情有可原。自己的部下比起大同、宣府之兵不知要辛苦多少倍,连日来一直马不停蹄,一天行军一百多里,已经累得不行了。袁崇焕心里有气,可是嘴上不敢说,心想:前不久,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勤王之师,不是也进城修整了吗?我比他们的地位要高吧,他们都能进城,我为什么进不了?可是他忘了,本来现在人人都在猜忌你,你还要带兵入城,这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嘛!袁崇焕没办法,只好拖着疲惫的身体,亲自到各营安抚,总算是把事情平息了。且说驻扎在城北的皇太极,此时正稳坐中军帐内,召众贝勒议道:“各位都不止一次和袁蛮子打交道了,这个人擅于守,咱们还得尽量避开他,别和他硬拼。如今,京城中到处都是关于他的流言,崇祯不可能不对他产生怀疑,咱们只要稍稍加把火,造成一种与袁崇焕有约的假象,君臣相疑,相互反目,一触即发。”莽古尔泰点了点头:“汗王,你说怎么办吧?”皇太极道:“明天清晨,我们集中兵力攻德胜门,排纵队,队与队之间保持距离,随时做好撤退的准备,别让炮炸了。五哥带人去城南拖住袁崇焕,边打就退,让所有人都能看出来,我们并不是在真打,就是走个过场。我就不信,小皇帝还能沉住气!”商定结束后,众贝勒各回本旗,安排攻城事宜。营帐中只剩下皇太极、范文程和魏宝山三人。皇太极道:“我们此次攻北门也只是做做样子,红夷大炮威猛,京城之固,比宁远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旦明军开炮,我八旗军躲无可躲,肯定是要吃亏。宝山啊,不和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炮打不出来,当然,本王也知道此事有些无稽,只是随便问问。”魏宝山等人对红夷大炮知之甚少,甚至连大炮是如何打出来的都有些迷糊,不由得看向了范文程。范文程道:“红夷大炮的炮管长,管壁很厚,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形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十尺,重千斤以上,不适合灵活作战。一般来说,我们每次都是攻入城下,进入红夷大炮射程后,他们便用开花弹集火射击,威力不容小觑。”魏宝山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大炮的炮弹会在空中飞过一定的距离后,再落入阵营爆炸,如果让飞行距离缩短,是不是就会提前爆炸?”“对!就是这样,但是炮弹飞行速度很快,那些炮手又十分擅长开炮,调整的角度刚好可以打到我军阵营,很难失误。”“嗯,我倒是有个办法,但是不知道会不会对炮弹有效。”皇太极和范文程一听,赶紧追问:“什么办法?”“风水中,无外乎都是疏气御气,为己所用。别的不知道,通过风水阵法,可以使一定范围内气场发生变化。在这个范围内,气会变得厚而实,叶落而缓,鸟飞而慢,即使开水也会很长时间才会逐渐变凉,就是不知道炮弹会不会也被速度减缓?”“哦,还有这种阵法?”魏宝山点了点头:“风水中奉行藏风聚气,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气蓄。星宿带动天的气,山川带动地的气,阳气从风而行,阴气从水而行。我们可以借助城外的护城河,把水中的阴气瞬间导出,肯定会形成一股很强大的阴风。只是风究竟会大到什么程度,能不能阻滞炮弹飞行的速度,我就不知道了。”皇太极听得目瞪口呆:“宝山,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制造一阵大风,把炮弹刮回去,提前落地爆炸?真要是如此,那我八旗大军就可以安然无恙,岂不是他们开炮就会炸他们自己了吗?魏宝山点了点头:“理论上就是这样,只是以前我也从没有试过,不知道效果会是如何。”皇太极摆了摆手:“这不要紧,本来我自己都没对此抱着多大希望,没想到宝山竟然真的有计,咱们姑且就试上一试,如果能成自然最好,万一不成,也不影响大局。我会让八旗军保持距离,一旦发现对方开炮,赶紧后撤,损失应该不会很重。只是宝山,那这事儿恐怕又要辛苦你了,不知道麻不麻烦。”魏宝山笑了笑,开口道:“汗王,没什么麻不麻烦的。我需要三十名身手利落,又识水性的好手配合我行事布阵。”“没问题!文程先生,此事由你负责,去营中选拔,无论宝山需要什么,都要尽全力满足!”“是,汗王!”当夜,魏宝山把三十人分成五队,每队各六人。首先派出两队,偷偷潜入护城河,在距德胜门左右二十丈远处的水底下各钉下了五根铜柱。这些铜柱都是事先做过手脚的,长约五尺,粗约三寸,里面都是空心的,灌满了水银,外面用腊封得很严实。铜柱与铜柱之间还有一排锁环,上面拉上了挂满铜线的红绳,样子就和现在捞鱼的挂网差不太多,横着便把护城河拦腰斩断了。第二批派出的两队人,每人身背六十斤活鱼,悄悄潜入护城河后,就把活鱼全都倒在了两挂铜网之间,一时间,水底下熙熙攘攘,挤满了活鱼。成千上万条活鱼在水里嬉戏,偶尔越出水面,场面极为壮观。幸好是深夜,城头上也没有人注意到这些。第三批的人身上带好朱砂、赤硝、鸡血等物在天快亮时潜入了水下,在水里蹲守起来。要说这伙人是最辛苦的,泡在水里也不敢露头,仅凭口中的一支竹管潜在水下,那滋味实在是不好受。不过,当官的吩咐什么就是什么,这些当兵的根本就法拒绝。事先,范文程也说了,任务完成后,各赏银子一百两,如果一切成功,官升三级,赏银五百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个大头兵还不都是为了吃饱饭,有这个机会,自然挺着脖子往上冲。清晨,天刚刚亮,五十个号手吹响了牛角号,三十面大鼓摆得山响,八旗军手执盾牌,弃马步战,向德胜门冲去。宣府总兵侯世禄早就被八旗兵打怕了,一见金兵攻城,根本不敢出战,赶紧命令备好火铳弓弩坚守。满桂是蒙古将领,部下都是能征善战的蒙古兵,和八旗兵交过多次手了,从战斗力上来看,并不比八旗兵弱。面对八旗兵的进攻,也有心在皇上面前表现一番,亲自率兵迎了出去。双方军队短兵相接,立时就拼杀了起来,刀光剑影,喊杀声惊天动地。城上的侯世禄一见,自己也不能看热闹,眼见八旗兵冲到炮程之内了,赶紧下令开炮。城上边这一忙活,魏宝山早就注意到了,赶紧令人鸣金收兵。护城河里的那些人在水里蹲了一个多时辰了,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一听到鸣金之声,赶紧把身上的瓶瓶罐罐全都弄碎,把那些赤硝、朱砂、鸡血等玩意儿一鼓脑儿倒进水中。这些东西一入水,整个河面瞬间都变了颜色,水里的那些鱼上下跳跃,像是下了饺子似的,劈里啪啦响个不停。魏宝山见差不多了,赶紧让站在高处的马伯通挥旗子。马伯通手里举着龙旗,来回这么一晃,早就准备好的一千名士兵每人举起一面铜镜,有的就是从铠甲上刚摘下来的护心镜,统统高举过头,迎着阳光,反光反射向护城河。千面铜镜反照着阳光,一晃护城河,河面就像打了一道厉闪,夺人双目,让人眼睛都睁不开了。几乎就在同时,从水中突然刮起一道旋风,直径足有十丈多宽,像是一道风墙一般竖立起来,顶天立地,水中的活鱼都跟着卷到了空中,一时间,飞砂走石,所有人都看傻眼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再说城头之上的炮兵,听吩咐,把炮弹压膛,调好角度,点燃引信,一排炮弹就射了出去。炮弹被风墙这么一挡,速度明显受到影响,竟然比原定的位置缩短了十多丈就落在了地上爆炸了。顷刻间,明军阵营里一片鬼哭狼嚎之声,满桂还以为是八旗兵打的,嘴里大骂:“这些个鞑子,竟然也有了大炮!”手下的一位将领瞅着城上喊道:“总兵大人,是城上射下来的!”满桂回头一看,果然是自家大炮,气得破口大骂:“你们瞎了眼了,怎么打自己人?”话音未落,又一发炮弹就在他身旁炸响了,一下子就把他轰下马来,摔出两丈多远。第四十二章崇祯帝怒囚袁崇焕皇太极计激二贝勒满桂被大炮轰于马下,不省人事。幸好城上发现及时,发出一排炮后,赶紧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再发炮。但是就这一排炮下来,满桂的手下已经死伤过半,满桂自己也被炸成了血葫芦。就在德胜门战斗打响的同时,南门的战斗也同时开始了。莽古尔泰作为金兵的首领,以四万对九千,根本用不着讲究什么战术,奔着袁崇焕的阵营直冲了过去。虽说皇太极有令,让他不用真打,拖住袁崇焕就行,但是莽古尔泰可不这么想。袁崇焕是谁?是所有八旗兵都有些打怵的狠角色,自己也不止一次败在他的手上,好不容易这回占据优势,不杀杀对方的锐气,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所以,他根本没有客气,实打实地开始冲锋了。战斗过程异常惨烈,四小贝勒之一阿济格的坐骑初当场射死,他自己身中数箭,差点就当场战亡,莽古尔泰本人也被打伤。而袁崇焕也很不好受,为了鼓励士兵,身先士卒,拖着疲惫的身躯参加冲锋,身中数箭,依然坚持战斗。相比满桂而言,袁崇焕手下的这些兵就在露天住宿,冰天雪地,相当艰苦。将士们私下怨气冲天,但袁崇焕是明军的灵魂,他的身先士卒鼓舞着每一个人,将士们岂敢落后,奋力冲杀,格外凶猛,大金八旗兵被打得节节败退。莽古尔泰气得一阵怪叫,组织队伍,很快又发起了第二次冲攻锋,又和九千关宁铁骑死磕在一起。双方你打过来,我打过去,几个回合下来,损失都很惨重。袁崇焕的中军也被冲散了,乱军之中,被金兵围攻猛打,要不是手下的四大铁卫极力相助,帮他挡了几刀,也早就被斩死在马下了。这场本来毫无悬念的战斗竟然一直从上午打到酉时,最后莽古尔泰终于坚持不住,鸣金收兵了。袁崇焕这方面也死伤惨重,四大铁卫群战之中又阵亡二人,只剩下铁爪神鹰于化飞和夜叉两人了,而九千铁骑也阵亡了一千多人。这一天对于袁崇焕来说,是很光荣的,凭借自己手下的精兵良将,以少战多,打败了实力强劲的八旗军。更重要的是,同一天出战的满桂,浑身是血躺着回来的,相比之下,自己要光荣许多。没想到,就在这要命的时候,大金竟然派**张旗鼓地前来送书。袁崇焕恨得咬牙切齿,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自己先前与皇太极就毛文龙一事毕竟有约,倘若信中提及此事,被别人看到,有口难辩。如果收下此信,城里的人一定会看得一清二楚,如果报告皇上,自己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眼下,当是骑虎难下,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最后没办法,只好派祖大寿出去带人乱箭开射,赶走送信之人。没想到送信之人临跑时还不忘了高呼:“袁督堂,汗王有令,不忍与故人刀兵相向,特来告别,后会有期。”还别说,皇太极说话还真算话,当夜就撤军离开了京城,直奔京南而去。袁崇焕气得七窍生烟,差一点就昏死过去,心里明白,这是皇太极的离间计,可是到了这时候,即使自己有八张嘴也解释不清了。人要是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袁崇焕实在不走运,就在这节骨眼上,从沈阳城逃回来的那两个人——张开肆和黄天彪终于回到了京城,面见了皇上,并把在狱中听到的事情告诉了崇祯。崇祯听后,咬了咬牙,心说:怪不得昨天鞑子们阵前说什么有约,原来袁崇焕真的通敌。想到毛文龙,想到鞑子们突然撤兵,想到御史的那篇奏折,崇祯帝对袁崇焕的信任终于开始有所动摇了。还真应了那句话: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捶。礼部尚书温体仁瞅准时机,赶紧在旁边煽风点火,又上了一份密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