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马伯通巧审二犯范文程举荐二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交易。

    第三十二章魏宝山皇宫寻水龙施奇术巧点阴阳眼沈阳城皇宫的修建,已经到了尾声。

    各大殿都已陆续完工,眼看着开春就可以竣工了。魏宝山这段时间一直在工地里忙活着,忙着勘定座向,监督营造事宜。过去盖房子不像现在,有个地基往上盖就行了,修建皇宫讲究从扎宅定位,到聚水穿井,无论是门楼修建还是道路走向都要合乎风水,说起来,这工程可就大了。

    单说造屋尺寸及门窗大小,都要一个一个去落实。按照屋基尺寸,堂屋之长短高低,宽窄大小,斗平深浅,方直横匾,设定吉门大小尺寸。建筑失当,则家运衰败,而大小尺寸,可以说是造屋之命脉。门之大小要以玉尺曲尺、九星尺,门经尺为标准,规定门之宽高,配合星神,差之一毫则失之千里。如门宽二尺九寸六,即为喜门催孕,一般为后宫嫔妃之门;门宽二尺九寸八,即为聚财门;门宽二尺九寸九,即为病门,人若久住,必重病缠身。魏宝山一直忙到过大年,总算是把宫里一百三十八道门,五千三四三十二窗都一一落实了,可累得不轻,人都黑瘦了一圈。

    这些事情都处理完后,最后的一步就是点穴穿井,催活宅气。说白了,就是在建造完成后,入住之前,最后一步是开凿水井。打井的吉凶则取决于土质、水质、方位以及周边环境。因为水井是皇宫内用水之源,关系每一殿每一院的吉凶,故此很有考究,并有多方面的喜与忌。打井要开在生旺方位,忌关煞方,一旦开在衰死之地,井的邪气就会很大,影响风水全局,泄了宅气。

    魏宝山不知道转了多少遍,依据皇宫建造之布局,最终决定在宫中凿井二口,合太极两仪之数,分别在两仪的阴阳眼处各凿井一口。特意挑了一个黄道吉日,这一天,皇太极率领众贝勒大臣齐聚皇宫太庙北大墙前,观看魏宝山点穴开井。

    今天魏宝山还特意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别看现在有钱了,今非昔比,但是魏宝山仍然还是那副打扮,宽宽大大的黄粗布大衫,大辫子梳得油光锃亮盘在脖子上,倒也说不上英俊,但是透着一股子精神气。

    魏宝山洗手净面之后,抽出三支香,点好后,敬完天地后插在香炉上。然后取出直尺和绳子,在北大墙外开始丈量起来,每隔一尺三拉一道绳子,很快就在北大墙外用绳子布出一道方网,横七道,竖七道,共四十九块方格。

    三贝勒莽古尔泰在旁边瞪着眼睛看得目瞪口呆,直到魏宝山弄完后,开口问道:“小兄弟,你这是要捞鱼啊?咋还下网了呢?”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魏宝山笑道:“回三贝勒,小人不是捞鱼结网,而是要寻龙点穴!”

    “寻龙点穴?哦,我见过,好像都是用罗盘纳砂吧,你这是什么手段?”

    围观的十几个人也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没见过这种阵势。

    魏宝山欠了欠身:“这是民间寻龙的一种土办法,用于寻找水龙极为灵验,各位一观便知分晓。”

    皇太极点了点头,摆了摆手:“各位,咱都别打扰宝山了,人家是奇人奇术,哪是咱们能看明白的,都看着吧!”

    皇太极一发话,谁也不敢多嘴了,现场鸦雀无声,都大眼瞪小眼地盯着魏宝山。

    魏宝山挥了挥手,马伯通拎着一只竹篮子走了过来,掀开上面的红布,里面竟然是一筐鲜鸡蛋。

    魏宝山点了点头,取出一把小铲子,在这四十九块网格的中心,各挖了两铲,然后各埋下了一只鸡蛋。弄完后,拍了拍手,看了看时间,让大家耐心等待一炷香的时间,到时候结果自然就有了。

    要说,这种事可新鲜,谁也没见过往地下埋鸡蛋的,免不了又是一阵议论。这位说:“难不成,一会儿还能孵出小鸡崽来?那可神了!”

    旁边有人直晃脑袋:“不会,不会,要我说,会不会鸡蛋凭空消失一只,喂了水龙了呢?”

    “龙还吃鸡蛋?不可能,不可能。”

    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

    魏宝山一直笑呵呵地站着,也不说话,眼睛盯着插在香炉上的那炷香。

    好不容易等到一炷香时间了,魏宝山踱步走了过去。在场众人立时变得紧张起来,一个个瞪着眼睛盯着魏宝山,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马伯通又帮着魏宝山抬过一只更大的竹筐,里面是几十只小白瓷碗。魏宝山和马伯通把小碗取出来,碗口冲上,每个网格里放入了一只小碗。然后,魏宝山走到其中一个网格前,把盖在鸡蛋上的浮土用手扒拉掉,露出了里面的鸡蛋,看了看,伸手抓过来,在碗边轻轻一磕,用手一掰,把鸡蛋清和鸡蛋黄打入了碗中。

    大伙一看:“哟?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打上鸡蛋了?这是干什么呢?”

    魏宝山也不言语,一只接一只地把鸡蛋都给扒了出来,把蛋黄和蛋清倒入了旁边的小碗里。直到打破第二十八只鸡蛋时,魏宝山一倒,众人无不惊愣,就见蛋黄与蛋清竟然都变成了血红色,蛋清凝实,犹如红缎子一样,包裹着鲜红色的蛋黄。

    旁边的人惊讶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想不明白,怎么好好的鸡蛋,这么一大会儿的工夫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无不拍掌称奇。

    皇太极连连点头道:“宝山啊!奇人也!今天是让我们开了眼了,真神啊!”魏宝山笑道:“汗王,此处并不是真龙穴!”

    “哦?”不仅皇太极,身边的一干大臣都愣了。

    魏宝山继续道:“此处非是真龙穴,而是太极晕!”

    “太极晕?什么叫太极晕?”

    “回汗王,真龙穴之周围,有五行之行氤氲,如日之周围,发生重轮之势,一圈之外,复套一圈,称为太极晕。五气行乎地中,金气凝则白,木气凝则青,火气凝则赤,土气凝则黄,水气凝则黑。此处为太极晕之火晕。诸位请看!”说完后,又连续把相邻的几只蛋挖了出来,一一倒在碗中,果然,蛋清与蛋白之色五彩缤纷,有白有黄,有黑有青,把在场众人看得瞠目结舌。

    看着“井”字格的中心,魏宝山对皇太极说:“回汗王,井字中心处才是水龙结穴之所,其脉连通棋盘山,水质甘洌清澈,是为龙涎,饮之定可延年益寿。”

    皇太极闻听,高兴得两个巴掌都拍不到一块去了。

    魏宝山把正中的那枚鸡蛋拿起来,轻轻在碗边一磕,众人就感觉眼前闪过一道金光,再看碗中的鸡蛋,蛋黄和蛋清都已成为金色,阳光映射下,金光闪闪,夺人二目。在场众人赶紧齐齐跪倒,对着皇太极称颂道:“大金龙气庇佑,天神护佑,将来必成千秋大业,一统天下!”

    皇太极心里美滋滋的,笑着摆了摆手,让众人起身,对着魏宝山深施一礼“宝山,我代表大金国上下给你施礼了!”

    “哎哟,汗王,不可,不可!您是真龙天子,不可轻易参拜,我一个老百姓,万万担当不起。此地本来就是风水宝地,我只不过是取个巧,借花献佛了!待到此井打好之后,小人另选黄道吉日,投下八宝琉璃石,就可固住龙气,使水龙永不再游移。此井乃是宫中两仪之‘阴眼’,而‘阳眼’就在大衙门一带,等到阴阳二眼点好后,皇宫内阴阳自分,两仪自明,风水调节有度,运转有序,就不必担心有人会在外围做手脚了。”

    到了现在,魏宝山说什么,这伙人都信了。这就叫“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刚才魏宝山用的这奇门招数,技惊四座,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外加佩服,不住地点头称赞。

    皇太极拂掌称叹:“既然如此,此井就为‘八宝琉璃井’,各位意下如何?”

    底下众人闻之,纷纷叫好,按下众人如何夸赞自不必细说,魏宝山叫过工匠,赶紧交代打井事宜。

    工匠一一记下后,又重复了一遍,见没有什么纰漏后,魏宝山点了点头,这才让那些工人赶紧建造,转回身带着众人又直奔大衙门。

    大衙门属东路建筑,帐幄式建筑造型,俗称八角殿,也是后来的“大政殿”始建于天命十年,是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也是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此次修建皇宫,皇太极在原有基础上,又重新粉饰修葺了一番,相比从前,更有气势。八角重檐攒尖,八面出廊“斧头眼”式隔扇门。下面是一个高约五尺的须弥座台基,绕以雕刻细致的荷花净瓶石栏杆。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的两根大柱上雕刻着两条蟠龙,殿内有精致的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气势雄伟。

    魏宝山从大衙门的后门转出来,来到院墙外的后花园,停步在一片空地上,左右看了看后,仍旧丈量尺寸,然后拉绳结网。所不同的是,这次的区域比上次明显要小了不少,拉回绳后,并没有挖土埋蛋,而是在网络中各摆了一只铜碗。

    三十六只铜碗摆好后,魏宝山又弄过来一大盆荤油来,用勺子往每只铜碗里各放了一勺荤油。

    荤油也叫大油,是从猪肉提炼出来的一种食用油,平时是固体膏状,一旦放入炒锅,受热后就会变成液体油。在过去,很多人家都会熬制大油,冬天做菜时放一勺,炒菜时有股子荤性味,十分下饭。时下正是入冬,北方的天气已经很冷了,这些荤油像是肥皂一般,凝成了结实的固体块。三十六只铜碗全部弄好后,魏宝山直起腰来,让大伙一起看着点,看看哪只碗里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人都很好奇,围成一圈,瞪着眼睛不停地打视着。

    也就是半炷香的时间,突然有人喊道:“快看,那只碗里的大油化了!”

    “在哪?在哪?”众人赶紧询问。

    “这!这!”

    众人齐齐伸头,往前观看,果然,在西南方的一只小碗里,本来固体的大油慢慢地竟然溶化了,说话的工夫,基本上已经化成液体。而周围的小碗里,一块块的荤油仍然没有什么变化。又过了半炷香,小碗里的荤油彻底全部会成了ru白色的油脂,周围的一圈相邻的小碗虽然也有溶化迹象,但是远不如中间这只碗明显。

    皇太极连连摇头“不可思议啊!宝山,这是怎么回事?”

    魏宝山答道:“回汗王,此穴与刚才所点之穴本是同一条水龙,刚才所点之穴为**,此穴则为阳穴,阳气升腾煦热,铜碗受热,这才化了大油。”

    皇太极连连点头:“哎呀!今日本王可算开了眼了,宝山,你这身本事真是非同凡响,惊天彻地啊!真是旷世奇才!”

    魏宝山笑了笑:“汗王,马工枚速,各有所长。我学的就是这些东西,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一提。”

    皇太极见魏宝山小小年纪,如此谦逊,心中更是赞叹。

    魏宝山亲自取过一把铲子,用脚把碎石弄到一旁,用力开始挖了起来。向下挖了不到三尺,突然一股清泉激射而出,喷了足有一人多高后,又慢慢地回落到地面以下,形成一股涌泉。

    魏宝山拍了拍手,说来也怪,随着拍手,水花立时开始翻滚了起来,就像开锅了一样,直往上冒泡。过了一阵,水花渐渐又恢复了平静,也不冒泡了。魏宝山又拍了拍手,水花又是一阵翻滚,冒起泡来。

    围观众人无不拍掌称奇,就问魏宝山,这是怎么回事。

    魏宝山赶紧解释道:“此泉为“响龙泉”周围寂静时,水即安静;周围躁动时,水即不安。此泉不可直接饮用,宜就近掘池,用水养鱼育花,才可保持其生气不断。”

    今天这一天,这些人可是开了眼了,从没见过这么多稀奇事。有好奇的还特意走过来,拍拍手,跺跺脚试了试,果然,声响越大,水花越急,直把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魏宝山寻找水龙,点阴阳眼,可让这些人开了眼界。先前还有一些人对魏宝山有些不服气的,这一场下来,所有人都对魏宝山不禁刮目相看,更对风水术笃信不疑了。第三十三章反间陷害毛文龙袁崇焕千里劳军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就过年了。

    这是马伯通和魏宝山这么多年来过得最痛快的一个年,这么多年了,还从没像今年这么高兴过。沈阳城那是格外的繁华热闹!过年互相拜年,街上人山人海,那就不要细说了。魏宝山一家备好了年货,接神除岁,从小年到十五,天天都聚在一起,把老头和老太太美得鼻涕泡都快出来了,做梦也没想到老了还能享福。

    一家人高高兴兴度过春节,眼看着要出正月了,马伯通算了算日子,觉得该是时候会会毛文龙了。

    花开两朵,单表一枝。

    自从马伯通和刘弘遇走后,毛文龙还真就惦记上这件事了,简直是度日如年,天天都在等着消息。可是左等一个月不见人来,右等一个月不见人来,慢慢地就泄气了。自己没事心里一合计,估计也是刘弘遇那边遇到了麻烦,毕竟想和大金国做买卖,哪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定下来的,也就把这儿事放在一边了。

    单说这一天,刘弘遇突然到访,并捎来消息,约毛文龙在二月初二夜里在大孤山附近的菩萨庙见面进行交易。

    送走刘弘遇后,毛文龙仍然有些不放心,暗中派出几十人潜入到了大孤山一带,侦察金兵的动静,看有无大规模军队集结。几天后,派出去的人陆续捎回了消息,一切正常。看了看日子,距离约定时间还有五天,毛文龙这才开始准备船只。

    天聪三年二月初二夜里,乌云遮月。

    马伯通带着人早就到了大孤山,站在船板上不停地往皮岛方向张望着。

    直到亥时三刻,终于见到一条小船从皮岛方向缓缓驶来,船上挂着一盏“气死风灯”烛光忽明忽暗,像是鬼火一样,上下飘忽不定。

    魏宝山躲在暗处,赶紧往后缩了缩身子,小声提醒马伯通:“师叔,注意啊,来了!”

    马伯通点了点头,从船头上把马灯提了起来,高高举起后,来回晃了晃。

    小船慢悠悠地不急不缓,直线驶来,听不到有什么动静,也看不见船上有什么人,马伯通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儿。正在这时,杜拉尔。果果突然从船舱里钻了出来,用手指着远处的那条小船道:“老爷子,不用看了,那是个障眼法,根本就没有船。”

    “什么?障眼法?什么意思?”

    杜拉尔。果果笑了笑,也没多说别的,手一伸,在马伯通的眼前晃了晃。

    马伯通打了个喷嚏,晃了晃脑袋,刚要问杜拉尔。果果在搞什么鬼,突然眼睛就直了。

    前面那条小船一眨眼的工夫竟然不见了!

    马伯通左右看了看,确定并没有岛屿礁石遮挡,不明白为什么一条船说没就没了。

    杜拉尔。果果笑道:“不知道毛文龙搞的什么鬼,估计这就是中原道术的障眼法吧!这种雕虫小技怎么能和萨满黄仙家的舍文相比呢?班门弄斧,不值一提!”

    书中代言,黄仙就是黄鼠狼,北方叫黄皮子。这玩意儿可邪性。动物里最善修行的有四大仙,分别是黄大仙(黄皮子)、蛇仙(长虫)、狐仙(狐狸)、地仙(刺猬)。这四种动物活得年头多了以后,多少都会有些道行,各具神通,黄仙的神通中最厉害的就是幻术。当然,既然能制造幻术也就能破除幻术。

    马伯通这才恍然大悟,心里明白,肯定是毛文龙担心这其中有诈,才故弄玄虚,探探虚实。自己戳穿了反而不好,赶紧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伸胳膊继续晃灯。

    毛文龙就在远处一直盯着对面,见对岸始终悄无声息,只有一人不停地晃着马灯,看来,不像是有埋伏。这才命令三艘大船驶出皮岛,奔向了大孤岛,自己小心为上,乘坐另一只小舢板遥遥地跟在后面。

    三艘大船靠岸,毛文龙一眼就看到了刘弘遇和马伯通,赶紧抱拳迎了上来:“弘遇兄,马掌柜,别来无恙啊!”马伯通上前一步,回礼道:“托将军的福,身体还好,将军事务繁忙,可要保重身体啊!”刘弘遇见马伯通从小船上跳了下来,笑道:“将军处事谨慎,令在下佩服。”

    毛文龙摆了摆手:“弘遇兄不要介意,我是怕被其他人暗算了。”

    “哪里话,非常时期,理当如此,请将军验收银两。”

    “还是请马掌柜和弘遇兄先查验货物。”

    马伯通摆了摆手:“在下信得过将军,不验了,卸货吧!”

    双方人马忙活个不停,很快就交割完毕了。毛文龙令部下拿出三千两银子,塞给了刘弘遇。

    刘弘遇百般推却,说什么也不肯要。

    毛文龙笑道:“当年文龙诚蒙弘遇兄关照,一直感激不尽。如今欲与弘遇兄同富贵,这些银两,你务必收下,代我请马掌柜喝茶,岛上之事繁多,诸多不便,我就不多留了!”

    刘弘遇知道毛文龙的脾气,从来是说一不二,只好应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在下领情。”

    “这就对了,弘遇兄,我先走一步,咱们后会有期。”说罢一转身,上了舢板,小舢板箭一般地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沈阳,马伯通和刘弘遇向汗王禀明了情况,刘弘遇并把毛文龙所赠的三千两白银交公。

    皇太极笑道:“这是毛文龙在报答弘遇先生当年的资助之恩,先生理当受之。二位为大金立此大功,本王还要另加打赏!”

    刘弘遇赶紧跪倒:“汗王擢臣于布衣,臣岂敢受此重赏?”

    皇太极摆了摆手:“先生将本王之大计付诸实施,功莫大焉,今日之赏,受之无愧,先生日后便之。”

    刘弘遇心里一沉,从皇太极的话中听出了弦外之音,担心汗王会对毛文龙发难,顿生一种不详之感,心道:毛文龙待我也不薄啊,千万别因为我害了毛文龙。想到这儿,赶紧道:“汗王,毛文龙胆略过人,是个难得的将才,若能为我所有,汗王应当重用之!”

    皇太极笑了笑,未置可否。

    接下来的事情更令刘弘遇担心了,不知道怎么搞的,没出几日,几乎整个沈阳城都知道大金国从毛文龙处买来了一万把战刀,心里不禁暗暗叫苦,这要是传到明廷,恐怕毛文龙大难临头了,如果毛文龙真的因此受难,自己岂不是害了他?刘弘遇越想心里越是不安,赶紧找到范文程诉苦。

    范文程见刘弘遇来了,劝道:“先生与毛文龙之间,是私。大金国与毛文龙之间,是公也。为臣之道,理当因公废私,不可因私忘公。”

    刘弘遇一听范文程打官腔,心里更加慌乱了,似乎预感到大事不妙了!

    大金国有不少明朝的谍工,当然也有袁崇焕的探子,没过不久,这个消息终于传回了宁远城。

    袁崇焕听后拍案大怒:“好你个毛文龙,真是胆大包天,这是通敌大罪!拿大明朝的军资去帮助大金,就是通金之死罪,这还了得,任其下去,早晚得将红夷大炮卖给了皇太极,看来,不能再等了,毛龙文不能再留了,任其这样下去,说不准哪天,奴酋就会推着大炮来轰宁远城了!”

    三个月后,明历崇祯二年,金历天聪三年五月二十九日,袁崇焕终于准备妥当,痛下决心,带着五十多人以劳军的名义便出发了,船队直接先到了双岛驻扎。双岛距皮岛很近,也属毛文龙的防区,这件事瞒不住毛文龙,毛文龙第二天便率人亲赴双岛,迎接袁崇焕。别看毛文龙手持尚方宝剑,又是总兵,毕竟官阶比不了袁崇焕,表面礼节还是要过得去的。

    六月初一这天晚上,袁崇焕只身一人到了毛文龙的房间,和毛文龙谈了很久,双方话说的都很客气,互相勉励,表示眼下时局困难,一定要互帮互助,共同努力,渡过难关。

    两天后,六月初三,袁崇焕决定登上皮岛亲自劳军,毛文龙不敢大意,带来了三千多名士兵,在皮岛上列队欢迎袁崇焕。

    要说毛文龙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这些年自己的所作所为着实有些说不过去,袁崇焕更是视自己如眼中刺、肉中钉,生怕袁崇焕玩什么花样,这才摆出了一个大阵势,想要给袁崇焕一个下马威,自己身前身后更是护卫不离左右。骤然见袁崇焕只带了十六个人上岛,上岛后谈笑自若,丝毫没有敌意,搞得自己反而有些小题大做了,脸上也有些不好过。或许是袁崇焕的诚意感动了毛文龙,毛文龙也赶走了护卫,只留下了四人。

    当天夜里,毛文龙带着四个护卫到了袁崇焕的营帐。和上次一样,两个人把酒言欢,说说笑笑,气氛融洽得不能再融洽了,哥哥长,弟弟短的就叫上了。

    袁崇焕拉着毛文龙的手:“老弟啊,你在边疆一住就是这么久,实在是苦了你了,这里条件恶劣,哪比你老家杭州啊?”

    要说这话说得可有水平,言外之意就是说,毛文龙啊,你在这边也折腾得差不多了,要不见好就收,交出兵权,赶紧回老家吧!但是毛文龙可没往这方面想,大嘴一撇:“唉!督师所言极是。只不过奴酋仍在啊!”袁崇焕点了点头:“剿奴之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自然会有人替你完成此任的。”

    毛文龙脖子一梗梗,冷哼道:“不知此处谁能替我?”

    袁崇焕笑了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笑道:“此次前行,我来劳军,你手下的兵士每人赏银一两,布一匹,米一石,按人头发放,一个不落!”

    毛文龙眼睛一转:“我这儿就有三千五百人,明天我让人去领赏,谢督师!”

    从袁崇焕这里离开,毛文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就在这晚的谈话中决定了。

    本来是袁崇焕要给他一个机会,可惜的是毛文龙拥兵自重,根本就不理这根须子。袁崇焕本想让毛文龙交出兵权,和平过渡,但是毛文龙显然不想放弃这里的肥差,袁崇焕都说了,可以找人代替他,那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过毛文龙却满不在乎,心说:这里是皮岛,这是我的地盘,谁能替我?

    虽说毛文龙是笑着离开的,可是袁崇焕的眼眉却都立了起来。既然谈不拢,只能杀了!

    六月五日,袁崇焕在山顶上的大帐中召见毛文龙。

    毛文龙列队完毕,准备上山。

    袁崇焕看了看毛文龙后面的众多护卫,笑道:“用不着这么多人,我们就是叙叙旧,带上你的亲信将领就行了!”

    毛文龙往后看了看,点了点头,叫过四个人跟着袁崇焕往山上走去。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着天。袁崇焕一直很和气,毛文龙也很高兴,气氛很好。没想到刚进入营帐,袁崇焕突然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脸往下一沉,厉声喝道:“毛文龙,本督与你谈了三天,希望你迷途知返,回头是岸,不想你狼子野心,目中无人,国法岂能容你!”

    毛文龙乐呵呵地正坐在椅子上呢,突然遭到一翻训斥,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

    其实这事儿也不能怪他,眼前的一切发生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毛文龙做梦也没想到袁崇焕翻脸比翻书都快,一时愣在了当场。

    袁崇焕早就准备多日了,趁着毛文龙还在迷糊中,历数了毛文龙十二大罪。从不受管辖、冒功领赏到走私获利、给魏忠贤立碑等等。这种事有没有事实都不要紧,贵在蒙人。其实这十二大罪多少不太高明,所谓冒功,带兵打仗的哪个没干过?要说给魏忠贤立碑修生祠,这种事别说是毛文龙,袁崇焕自己当年还是巡抚时也曾向朝廷上书,建议在宁远给魏忠贤修生祠,只不过他提前被下课,没能实现罢了。其实说多说少都没有用,现在的目的就是找个借口,杀了毛文龙。

    直到这时,毛文龙这才醒过神来:哟嗬,闹了半天,这几天你一直在和我演戏啊?袁蛮子,你这招也太损了,竟想在我的地盘收拾我?做梦!毛文龙身子往后一仰,一脚就把椅子踹飞了,冲着身后的四名护卫一使眼色:“来人啊,给我杀!”毛文龙后面这四人显然也不是平常兵丁,纷纷抽家伙,把毛文龙护在了身后。

    和袁崇焕一同上岛的别看就只有十六个人,但这十六个人可不是一般人。前文书咱们说过,袁崇焕宁远摆擂,招了十二人入府,编成十二铁衣卫,再加上袁崇焕身边的四大铁卫,这十六个人个个武艺高强,均是以一挡百的高手,高手来高手去,陆地飞腾,穿房越脊如履平地。而夜叉就在这十六个人里面。

    袁崇焕一见毛文龙要拼命,鼻眼里哼了一声,往后退了两步,冲左右喝道:“来人!把毛文龙生擒活捉,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话音刚落,从后面“嗖”地一下就跳过来一人,奔着毛文龙的那四个护卫就冲了过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