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一个稻草便感激涕零,却不知道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你们自己的。”
朱高煜喟然长叹,并不喜欢做救世主的感觉。
他的心思都在煤炭上面。
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吃饭都要生火,生火便要用煤炭。
南方还好一些,一直都在开发当中,加上降雨不少,植被还未被大规模的破坏。
但在大明北方,无数百姓居住的错落内外,只有黄沙漫漫。
柴也需要去大山里面才能砍回来。
于是,这片土地上向来勤劳的老百姓便将目光投在了石炭上面。
后来石炭被称作为煤炭,成为贫寒人家取暖的关键。
至于做饭,春夏秋的时候,城中百姓还得买柴。
冶炼所需仍旧是煤炭,焦炭在大规模的冶炼之前,不会投入使用。
“多建一些高炉,尽可能的生产焦炭。”
朱高煜拍拍手,将手上面的煤灰拍掉,看向身边太监:“准备一些黄泥,一些煤炭碎屑。”
“再来几个木匠,打造一个类似于蜂窝的模子,大小就比一个拳头大就行。记住,要统一标准,规模化。”
“规模化?标准化?”
一旁记录的小太监眼中尽是佩服,他虽然不懂这些词汇真正的含义,却不妨碍他盲目的崇拜大明皇帝。
工匠们迷迷糊糊,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千百年来,有经验的铁匠都是一眼就能打造出一个几乎一摸一样的东西。没经验的就算摸索再久,也只能造一个四不像出来。
“就是建立标准,用统一的尺子衡量,不管是谁,必须按照规矩来,错一点都不行。规模化就是在标准化之后,从一变成一万的过程。大明很大,朕没有时间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推广。”
“但大明北方以及南方很多地方,都需要这个东西。必须确定标准。”
朱高煜重复,又想到了跟蜂窝煤同生共死的煤炉子:“用铸铁打造煤炉子,通体大小一致,中间要有隔热层,口径先打造能够放一块煤。铁的不会,就木匠先做一个木头的。”
朱高煜不断吩咐,左右人纷纷领命而去。
方才还在跪拜的工匠们也纷纷领了任务,在太监们不厌其烦的重复下,歪歪扭扭的朝着正确方向奔去。
“这样能行吗?”
木匠张老三看着自己做出来的模子,眼睛瞪大,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啥。
“标准化,先量一下。”
一旁的小太监见状立马上前,用尺子丈量了一下,道:“误差不到三分之一寸,应该没问题。”
“那就行,铁炉子呢?”
他又问。
铁匠打造炉子需要时间,木匠只需要木材。
“那边有大别山来的篾匠,编了一个煤炉子的雏形。”
张老三立马靠近,看了又看、
圆形的小炉子下面开口,上面空洞,大小正好能够放入一块蜂窝煤。
可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不只是张老三,余下的人都一知半解,他们好奇,却又得不到任何答案,都默默地忙完手中的事情之后,看向玩泥巴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