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都说他有福气,说他是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
其实,他是舍不得离开他工作了近二十年的锅炉机组的。二十年,是块石头也让他捂热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
他熟悉锅炉机组的每块仪表,每个阀门,每根管线就像熟悉自己的耳鼻口一样,他说他喜欢这儿轰轰烈烈的氛围,他妻子不知在背地里骂过他多少回“苕货”
虽然,熊熊炉火将他的一张小白脸渡上了一层紫铜色,高分贝的机器轰鸣使他身体多处不适,但他无怨无悔。
因为是熊熊炉火点燃了他心中热爱生活的火花,是机器轰鸣激发了他极大的创作热情。
他的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便萌芽于他与同伴们巡检的路上,是如交响乐般的机器轰鸣带给了他旺盛的创作灵感。使他由一名初中生而成为了全国知名的青年作家。有评论家撰文称他是从“车间文学”走上中国文坛的一颗新星。
厂领导是爱才的。厂长说,咱们这个小厂出了大作家,了不得,这是全厂的光荣。咱们要为他创造有利条件,使他有个良好的写作环境,让他写出更多更好讴歌中国经济建设的作品来。
他便由锅炉房调到了厂宣传科。
然而,仅一年后,他便义无反顾地向上级打报告请求回到了锅炉房。
“这小子怎么啦?该不是神经出毛病了吧?”
“这小子没文凭,可能胜任不了那份工作吧?”
“这小子肯定是不听话,让领导给刷下来了!”
惊异,不解,猜测,似一道道涟漪荡开
他不置可否,他的回调成了一个谜。
不久,一家全国性的权威刊物发表了他的中篇新作神火。这天,他收到了一笔稿费,照例,师兄师弟们要揩油,簇拥着他去了望江楼酒家。
酒过三巡,在师兄师弟们的再三询问下,他才淡淡地说:“高处不胜寒。”
师兄师弟们不解,他苦笑一下,说:“是咱没那福气,在锅炉房咱是如鱼得水。可在办公楼,我总觉得自己似一棵无根底的浮萍,常常是茶喝淡了,烟抽苦了,一晃一天,硬是挤不出一个字来,唉!”
“难道这世上还真有享不起的福吗?”
师兄师弟们都为他惋惜。
他笑笑,说:“鸭吃糠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命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