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 没有脸和不高兴(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听苏所大夫指点了阴沉木的来源, 离开医馆去找阴沉木之后,杜常清一路上都在琢磨那个挺神奇的不死蛊。

    杜常清其实挺不好意思的。

    方才逼迫易桢做出答复的行为实在是大大超出了他的羞耻心底线,简直像是个不讲理的孩子。

    在他过往的价值观里, 这些和“君子”完全不搭边的行为都在“最好别做”的范畴里。

    每次去阳城过夏天, 母亲都会私底下对着兄长和范祭司指指点点,很不满地说:“不能学他们俩!”

    母亲对兄长的期望很高, 但是兄长年轻的时候过于胡来了, 以至于母亲把一部分对兄长的期望倾斜到了他身上。

    确实是期望高。要不然母亲和父亲约定老死不相往来的时候,在双胞胎中选孩子也不会选兄长。

    兄长可能也知道自己不太能满足母亲的期望, 他自己有时候也会对杜常清说:“你不要学我。”

    不要学什么呢?

    其实他们没说清楚, 杜常清也模模糊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他想自己这种堵着女孩子一定要和她见面的行为……应该就是吧。

    桢桢在心里说不定会觉得他特别过分。她以前可是他名义上的嫂嫂。

    尽管有种种不好,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好的。

    桢桢完全满足了他的要求。

    太棒了。桢桢真好。杜常清决定下次还敢。

    就算是雪白雪白微笑天使一样的萨摩耶,为了一口好吃的, 也是会抱着人的手臂不让走的。

    就是得逞之后,羞愧和不好意思几乎把他整个人都要淹死了。

    为了不显示出过分的窘迫,让易桢发现自己其实色厉内荏,杜常清很专心地在听医馆的大夫讲话。

    杜常清在修行上非常有天赋,但是要达到这么高的修为,也是日复一日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

    他今年不过昌黎之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修行上了,有的领域几乎只能用“一无所知”来形容。

    比如“和女孩子的相处之道”、“正确追求心上人的姿势”以及“夫妻之间是如何拥有下一代的”。

    医术方面他虽然不至于此,但也是所知不多, 听苏所说了这些稀奇古怪又有趣的医学知识, 注意力还真的被转移了。

    “小杜……弟弟在想什么?”易桢原本想叫他“小杜”的, 但是在十几年的高强度应试教育的灌输下,这两个字一出口就想起了大诗人杜牧,接着就是默写成条件反射的《阿房宫赋》,“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固有印象让她没办法自然地使用这个词去称呼面前的白衣少年,不自觉还是叫全了“小杜弟弟”这四个字。

    杜常清倒是没注意她对自己的称呼,思绪被她打断的瞬间,方才短暂遗忘的那些窘迫和不自然全部再度涌来,一下子差点同手同脚,一边在心里羞愧地呐喊“我怎么变成了一个堵着姑娘强迫她答应我要求的坏人”,一边强撑着答易桢的话:“我在想不死蛊的事情……这种蛊毒很有意思。桢桢在想什么?”

    兄长教他的,和人聊天要小心不要变成“一问一答”的模式,不然会让对方觉得很无趣。

    他们已经离开医馆很长一段路了。

    苏所大夫说,阴沉木一般是千金难求的棺木材料,皇家陵园里是肯定有的。但是今年因为企图破坏皇陵的罪名已经吊死了几十个人了,建议他们不要动这个心思。

    皇宫里有专门的阴沉木种植园地,但这条路子也不太建议。

    最后的办法就是上京西城城郊的苦山了,苦山上偶尔会生长野生的阴沉木,运气好可能真就碰上了。

    最后苏所大夫还好心地给他们指路,说顺着御渠往西走,走到尽头就是阴沉木生长的地方。

    “其木横生土中,不见天日,有枝无叶,沉沦泥沙之下,世莫知之也。人过其上,足步有空窾声,知其下有此木焉。”

    易桢说:“唔,我在想阴沉木和方才那个祝由科大夫……苏所大夫靠不靠谱啊?”

    杜常清:“啊?”

    易桢主要是觉得他那副样子真的很像江湖骗子啦,正经的医生不都是懒得搭理你的模样,哪有这么热情把大夫当服务业做的,还拉着你说什么行业辛密,一般下一步就是拉着你买他的产品。

    杜常清:“应该不会。之前那个针灸科的大夫我很熟悉的,他推荐的人不会有问题的。”

    听他这么说,易桢才稍微放下心来,但还是说:“我们快点出城去,然后御剑前往苦山,这样快很多。”

    上京城中明令禁止御剑。

    他们顺着御渠往城外走。

    宫中长汤十六所,皆退水于金沟,间有珠璎宝珞,流出御渠。

    因此御渠边围着不少贫民,就这么一直蹲在御渠边,渴望捞起宫人失手掉落的贵重物品。

    他们这一路走出去,似乎还真有不少人捡到了御渠中的“宝物”,欢呼雀跃地去换钱回家。

    他们去寻阴沉木,大概率是今晚整个晚上都要在山上走动的,因此碰到干粮铺子的时候,还停下来去买吃的了。

    干粮铺子旁边是个茶铺。上京的茶铺和洛梁的茶铺很不同,洛梁是专卖上好的茶水,风雅得很;但是上京就是个卖酒的地方,挂羊头卖狗肉起了个茶铺的名字。

    茶铺里围了很多男人,也没点菜,就硬喝酒,一边喝一边侃大山,话题乱七八糟。

    有的在嘲讽蹲在御渠边上捡垃圾的贫民,说到底是出身卑贱,怎么比得上我们这些有鸿鹄之志的皇室后裔。

    哦,原来这伙人是李道长说的那些“想当世家门客又当不成的破落贵族子弟”,和那个当街杀人的小男孩是一个出身。

    易桢记得以前念书的时候老师教过,“皇室后裔”听起来很尊贵,但其实就是个很泛滥的形容词。

    比如明初的时候,皇室成员统共才49人,但不过到了万历年间,仅仅是皇家记载的嫡传子孙就多达八万人。庞大的、需要供养的皇室数量,让朝廷的财政背上了巨大的负担,甚至间接导致了朝代灭亡。

    北幽虽说还有个宣王在位,但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