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动情二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五十万年前的那次动情

    三次动情,一次在二百五十万前,另一次在七十五万年前,最后一次是五十万年前——,然后,她安静下来,我们如今看到的是她喘息乍定的鼻息,以及眼尾偶扫的余怨。

    这里叫大屯山小油坑流气孔区。

    我站在茫茫如幻的硫磺烟柱旁,伸一截捡来的枯竹去探那翻涌的水温,竹棍缩回时,犹见枯端热气沸沸,烫着我的掌心,一种动人心魄的灼烈。据说它在一千公尺下是四百度,我所碰触的一百度其实已是她经过压抑和冷却的热力。又据说硫磺也是地狱的土壤成分,想来地狱也有一番骇人的胜景。

    “1983年庄教授和德国贝隆教授做了钾氩定年测定,”蔡说“上一次火山爆发是在五十万年前。”

    蔡是解说科科长,我喜欢他的职位。其实人生在世,没什么好混的,真正伟大的副业如天工造物,人间豪杰一丝一毫插手不得。银河的开辟计划事前并没有人向我们会知,太阳的打造图样我们何曾过目?古往今来所有的这地面上混出道来的灿烂名字,依我看来其职位名衔无一不是“述”者,无一不是解说员。孔子和苏格拉底,荷马和杜甫,牛顿和李白,爱因斯坦和张大千,帕瓦罗谛(意大利歌剧男高音)和徐霞客,大家穷毕生之力也不过想把无穷的天道说得清楚一点罢了。想一个小小的我,我小小的此生此世,一双眼能以驰跑圈住几平方公里智慧?一双脚能在大地上阅遍几行阡陌?如果还剩一件事给我做,也无非做个解说员:把天地当一簏背在肩上的秘本,一街一巷的去把种种情事说行生鲜灵动,如一个在大宋年间古道斜旧中卖艺的说书人。

    蔡科长是旧识“五十万”的数字也是曾经听过的“资料”但今天不同,只因说的地方正是事件发生的现场,且正自冒着一百二十度的流烟,四周且又是起伏仿徨的山的狂乱走势,让人觉得证据凿凿,相信这片地形学上名之为“爆裂口”的温和土地,在五十万年前的确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情劫。

    我一再伸出竹杖,像一支温度计,不,也许更像中国古代的郎中,透过一根丝线为帐幕里的美人把脉,这大屯山,也容我以一截细竹去探究她的经脉。竹杖在滚沸的泉眼中微微震动,这是五十万年前留下的犹未平缓的脉搏吗?而眼前的七星大屯却这般温婉蕴藉,芒草微动处只如一肩华贵的斗篷迎风凛然。我的信心开始动摇了,是焉非焉?五十万年前真有一场可以烈火焚地的大火吗?曾经有赤浆艳射千里?有红雾灼伤森森万木吗?有撼江倒海的晕眩吗?有泄漏地心机密太多而招致的咒诅吗?这诡异不可测的山系在我所住的城北蹲伏不语,把我从小到大看得透透的,但她对我却是一则半解不解的诗谜。事实上,我连“五十万年”是什么意思也弄不懂啊!我所知道的只是一朝一夕,我略略知晓山樱由繁而竭的断代史,我勉强可以想象百年和千年的沧桑,至于万年乃至五十万年的岁月对我而言已经纯粹是一番空洞的理论,等于向一只今天就完成朝生暮死的责任的蜉蝣述说下个世纪某次深夜的月光,这至今犹会烫伤我的沸烟竟是五十万前的余烬吗?

    不能解,不可解,不必有解。

    一路走下步道,云簇雾涌之上自有丽日蓝天,那蓝一碧无瑕,亮洁得近乎数学——对,就是数学的残忍无情和绝对。但我犹豫了一下,发觉自己竟喜欢这份纯粹决绝,那摆脱一切拒绝一切的百分之百全然正确无误的高高危危的蓝。相较于山的历劫成灰,天空仿佛是对联的另一句,无形无质无怒无嗔。

    穿过密密的箭竹林,山回路转,回头再看,什么都不在了。想起有一次在裱画店里看到画家写的两句话:“云为山骨骼,苔是石精神。”而大屯行脚之余我所想到的却是:“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