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叛军不过两三万人(对外号称是五万兵力,但捷克只是个小国,不久之前还损失了两万多兵力,现在即使将雇佣兵和贵族兵也全部算上,捷克全国也没那么多兵,真是吹牛不打草稿。)的兵力却还要兵分五路,这不进水是什么?
但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这个年代的欧洲军事学才刚刚起步,连“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基本军事原则都还没人总结出来,战争中常常是简单地对拼兵力,最多再加上一点对于阵型、海军、地形的运用而已,大规模的歼灭战在古代欧洲极为罕见,没有实践,理论自然也就很难形成了。不过,尽管如此,例外也总是有的。对那些天才将领来说,常常是理论即便没有学过也能自己总结出来、甚至没有实践过就能知道的(没有读过兵法但却擅打歼灭战的名将太多了,而文人带兵却一战成名的例子也有不少),因此普拉斯妲也发现了这一点而提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略后倒并没有引起夏炎的过度惊讶。
然而,虽然两人都对顺利平叛充满信心,也都认为必须集中兵力先打一路,但在先打哪一路的问题上,双方的想法却截然相反,普拉斯妲认为应该先打最强的一路,而夏炎却认为应该先打最弱的一路。
普拉斯妲的理由是只要打掉了最强的一路,其余的各路叛军自然胆寒,王毕竟有着大义名分,到时候国王一道诏下去,便可以传檄而定。这样一来就可以尽可能保存捷克的元气,毕竟捷克只是小国,人口更是有限,能少流点血还是少流点血的好。她虽然依旧厌恶男与贵族,但既然在这个位置上,她就要为国家和麾下的将士们负责。
“这时候为国家考虑起来了?当初杀掉两万多人怎么却那么兴奋?果然是身份一变,立场就变啊”夏炎心中不免有些好笑,但还是还是力陈自己的想法。在夏炎看来,王虽然兵n将勇,但是刚刚经过清洗,内部仍不安稳,如果一下子就与最强的那一路对上,万一再有心怀不轨者趁机作则后果堪忧。而如果先挑最弱的那一路下手,就算有人倒戈也一样能赢,而只要获得一场胜利之后,这支原本的n锐之师不但能够重振士气,凝聚力也会大幅度增强,这时再乘胜进攻其余几路,自然胜算更大。
总的来说,夏炎的思路更稳妥,而普拉斯妲这一仗是万万输不起的,所以她的个再怎么好强,最后还是接受了夏炎的意见。但她却不知道,夏炎的目的,其实是要藉此彻底清洗捷克的贵族阶层,而令捷克走上他所期望的道路,并引导欧洲的流
这次出击夏炎没有随行,普拉斯妲却充分展现出了她出è的统率力与战术素养,在敌人远强于己方(不光是看人数,也要看n锐程度、兵器装备、将领优劣以及后勤等诸多方面。)的时候,她这种勇战派的将领很难创造奇迹,但面对实力相近的敌人,她却可以在硬碰硬的战斗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在短短一个月内,她率领三千铁骑以长途奔袭的方式连续击破了三支叛军,并不顾疲劳作战的困难,选择在全军战意登至顶峰的时机与合兵一处的最后两路叛军决战,在正面战斗中抓住顺风的机会以铁骑连续冲击敌阵大破之,前后斩首一万多人,不但成就了其“红发女武神”的赫赫威名,小国王的王位也终于稳了下来。但普拉斯妲却根本高兴不起来,这伤亡也太大了,不光叛军被杀了大半,连她的部下死伤也超过了两千人(伤多死少,只要战斗最终打赢了,重骑兵阵亡的比例是很低的。),捷克经此一役后真的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了,要知道这时捷克全国的总人口也不到两百万呢。叛军纷纷与其死拼血战的情况,这令普拉斯妲有些始料不及,却都在夏炎的预料之中,歼灭一路较弱的叛军不足以威慑其余四路人马,因此普拉斯妲不得不连续作战再干掉两路,这样一来剩余的叛军既担心王室要斩草除根而不敢投降、又认为普拉斯妲的铁骑已经是强弩之末而不难对付,最后五路叛军全得靠普拉斯妲用武力镇压下来,这损失自然就大了。虽然能够杀死数以百计的贵族令普拉斯妲十分快意,但由于夏炎的劝说致使捷克的国本受到动摇,这令她的潜意识里(之所以只是潜意识,是因为以这时欧洲人的眼界来看,不可能相信世界上还有如此丝丝入扣的n妙布局。)不免对那个“少女”再次生出了一点疑虑,但她没想到的是,被她留在王都布拉格的夏炎却干了一件令捷克更加伤筋动骨的事
出于对东方文化的仰慕和同龄人(夏炎也就比他大三岁)之间的亲近感,再加上普拉斯妲对夏炎的称赞及其本身不凡的举止谈吐与相貌气质,捷克国王弗拉迪斯夫三世给予了夏炎极高的礼遇。夏炎何等本事,随便拿点东西出来就能令弗拉迪斯夫这个小娃娃大开眼界,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日益亲密。而这小不点或许还真是有成为明君的潜质,就在同龄的贵族小孩还只想着玩耍的时候,他向夏炎求教的却大多是军国大事,而这却正中夏炎的下怀
登上欧洲的土地之后,夏炎对于外语的学习十分重视,但由于时间仓促,文字的学习就只能暂时延后了。不过,有一种欧洲文字夏炎却几乎就在学习相应口语的同时便开始了学习,那就是几乎被目前所有欧洲国家都用作官方文字的拉丁文。以夏炎过目不忘的本事和惊人的语言天赋,掌握拉丁文并没有ā费太多的时间,这令他得以开始一项伟大的事业,那就是将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翻译成拉丁文,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