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六年时,努尔哈赤赴京进贡,见一地优美,问其名,手下答曰:“晒网场。”努尔哈赤听后不喜,说道:“一个好地方取了如此不雅的名字,不如换个地名。”手下纷纷提出意见,努尔哈赤均不满意,但见一文官提到:“将军姓哈,耳是天上太阳,滨指水上村,不如称为‘哈耳滨’吧。”努尔哈赤大喜,大喊一声:“好!”。后来,人们改“耳”为“尔”,于是就变成了“哈尔滨”,流传至今。
在平津城,路修身一心一意传授张少帅武术。而在另一边,罗勇、罗英一行人由陈副官陪同,驾驶几辆军车,装满茶叶,赴哈尔滨用茶叶与罗刹国商人彼得换购莫辛纳甘步枪,据说此枪威力巨大,有效射程达到400米以上,能够连续射击,又称水连珠步枪。
以前罗勇没有坐过军车,初次坐在车上,尤感兴奋,听着发动机的轰鸣,闻着车舱中的柴油味,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不时的拍拍车座,高兴的说:“太神奇了,铁疙瘩不仅不吃馒头,也不喝水,还能一直跑,简直堪比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陈副官听闻,哈哈大笑,说道:“铁疙瘩虽然不吃馒头,但喝柴油,柴油价格不是几个馒头能比的,咱们这一趟够几个人一年的伙食了。”
罗勇听完砸吧砸吧舌头,说道:“还是骡子的四个腿节省运费。”
陈副官气定神闲的,说道:“吃草的哪能比得上喝油的,不仅有成本账,我们还有一本时间账,平津城到哈尔滨来回的路程大概一个月,而骡车花费的时间最少是两个月。”
陈副官刚说完,叹了一声,说道:“京师警察厅规定平津城机车时速不超过12.67公里,要不是张大帅开恩,我们怎能以时速20公里疾驰。”
风风雨雨,一路向北奔驰,车队终于到了哈尔滨,罗勇先去了彼得的皮子店铺,被告知去喝酒了,寻了几个酒馆,便在一个老旧的破酒馆里面找到了彼得,此时彼得蓬头垢面,穿着一身掉了颜色的旧军装,两脸猩红,斜趟在酒馆中,罗勇拉了拉彼得,彼得只是吭哧两声,再没反应。
罗勇无奈,与一个伙计架着彼得,寻了一家旅馆,把彼得往床上一扔。两个时辰过去了,彼得慢慢转醒,看到罗勇坐在身边,说着流利的中文:“老朋友,这里是哪儿,我们怎么在这见面了。”
罗勇便把如何找到彼得,以及把他送到旅馆的全过程详细说了一遍。彼得拍拍脑袋,仔细回想着,说道:“老朋友,我又出丑了,让你见笑了。”
罗勇急忙问道:“去年我们的约定,还记得不?”
彼得使劲的想了一下,拍着脑袋,断断续续的说道:“怎么不记得,茶叶换步枪,用二十担茶叶换一杆莫辛纳甘步枪。”
罗勇高兴起来,说道:“没忘便好,上好的茶叶我们已经带来了,就等着你的莫辛纳甘步枪呢。”
彼得捂住撕裂的头说:“明日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