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失守,不仅使红军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根据地也从以往二三十个县的一片被分割成了几小块。中央苏区只剩下了瑞金、于都、会昌等县,中央苏区已到了最后关头。
广昌战役的失利,给李德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他从广昌撤回到瑞金便病了,他躺到瑞金郊外那间独立房子里闭门不出。人们都知道,他的病是心病,能治好他的病的,只有他自己。
此时,压在周恩来身上的担子也不轻。在广昌战役前一直沉默的周恩来,终于在4月30日,红军已撤出广昌两天后,致电博古、朱德、李德:我主力经长期战斗已相当疲劳,有损伤,新兵又多,干部缺损很大,尤其广昌战役后,亟需有把握胜利和极大机动。同时,他还在第40期红星社论中指出,严重的形势摆在我们面前,历史给我们的时间已经很短了,在这里,需要我们以布尔什维克的坚定性、顽强性,不动摇地执行党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一切号召周恩来在撰文中列举目前最危险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若干表现时,把“单纯的防御堡垒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兵把口子”也列在了其中。
这篇社论旗帜鲜明地是在反“右”而具体内容却隐含着反“左”周恩来清楚,红军的确到了最危险的关头,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下一步红军应该寻找自己的出路了。
广昌战役之后,鄂豫皖省委要求中央派遣军事干部,增强他们那里的力量,经研究决定、派22师师长程子华前往。
在程子华出发前,他们仔细研究了鄂豫皖地区的形势以及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周恩来看来,红四方面军的战略转移,不失为打破敌人“围剿”的一种好办法。也就是在红四方面军的启发下,周恩来萌生了一方面军在必要时也进行战略大转移。
当他向博古、李德把这一设想提出后,李德和博古也同时认为这是一种在没有办法下的一种办法。
5月,周恩来在瑞金出席中央书记处会议,研究中央苏区腹地生存问题,会议认为从事内线作战已经十分困难,决定撤离苏区作更大的战略转移,并将这一决定报共产国际批准。
共产国际的答复是,当前敌人固然强大,然而并不应该惊慌失措,如果实在难以坚持,战略转移也未尝不可。话说得很艺术。
李德在独立房子里像一只困兽,有关对胜利对未来的畅想,在他脑子里已烟消云散了。他不停地立在那张苏区地图前思索,以前他标好的红军和敌人相互间的态势,这次他不得不重新标记,而眼前的苏区愈来愈小,敌人在周围愈聚愈厚,几乎有一种泰山压顶之势,使李德的心里憋闷异常。他常常想发火。
肖月华小心地在一旁注视着李德,此时她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肖月华是为了革命的需要嫁给李德的。可以说,在没嫁给李德前,她对李德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直到现在她也对李德知之甚少。他们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有的只是对一个洋顾问陌生的崇敬。这个出身贫苦的山村姑娘,以革命的牺牲精神嫁给了李德。这是组织交给她的任务,她想她要完成好这项任务。她几乎没让组织为难,在组织找她谈过两次话之后,她便很痛快地答应了。这使那些她的同伴很不理解,以前,组织也曾做过那些女伴的工作,让自己嫁给一个又粗又高的洋人,女伴们摇头却步了。这时的肖月华却挺身而出。她想,她和李德会找到“爱情”的,语言不通没有关系,还有人间那种永恒的爱,他们相互在生理上满足那一刻,肖月华以为自己找到了这种爱。直到他们双双到达延安之后,李德爱上了从上海来到延安的李丽莲前,肖月华一直怀揣着这份爱。
肖月华知道李德此刻的愁苦,她不知该用什么方法去安慰这个洋人丈夫。她默默地为李德冲了杯咖啡,李德一直钟爱这种黑得像泥浆样的东西。肖月华一直搞不明白,李德为什么要喜欢这种苦东西。既然李德爱喝,她还是不失时机地为他冲了一杯,双手捧着送到李德面前。李德正心情烦躁地站在地图前,他不希望这时有人来打扰他,他看也没看,便挥手打翻了肖月华送在他面前的那杯咖啡。肖月华惊叫一声,滚热的咖啡溅了她一手。她不知哪里让李德不高兴了,她只感到委屈,她眼含着泪水,低下头收拾掉在地上的杯子。当她离开李德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头扎进卧室,倒在床上呜咽着哭了起来。
李德站在地图前,望着肖月华消失的背影,感到自己失态了,他无可奈何地摊了摊手,耸耸肩膀。他无法向肖月华解释什么,因为他们语言不通。
当李德恢复了情绪,重新去审视那张地图时,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起来,他知道,即便再这么苦苦思索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他知道肖月华正在哭泣,以前,他们之间也曾发生过类似这样的“误会”而且总是他先伸出双手把肖月华那张泪脸扳过来,发泄似地亲上一气,直到肖月华在他怀里破涕为笑,然后再做一次夫妻间的事。这次,他不由自主地向自己的卧房走去,不出他的所料,肖月华果然在床上哭泣。他心里顿时充满了怜爱,他俯下身去,双手捧起肖月华那张满是委屈和泪痕的脸,他真的有了那种欲望。此时,他想起了不知是谁曾说过的一句话:沮丧的男人和高兴的男人同样需要女人。他想,这句话说得太正确了。
一番云雨之后,李德的心里那种不安和烦躁的确得到了缓解。他坐在床上,看着肖月华枕在他腿上的头,一边轻抚着肖月华的脸,一边点燃了一支烟。不知为什么,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慕尼黑郊外伊斯玛宁镇那间木板房里,母亲坐在灯下给在前线的他写信,昏暗的灯光映照着母亲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他悄然地站在母亲身后,母亲连做梦也不会想到日思夜念的儿子就站在自己的身后。李德读着母亲给自己写的那封信,母亲的亲情和思念,让他流出了眼泪,他的眼泪一点一滴地落在母亲的发上,才使母亲回过头来,母亲低叫一声:我的上帝——便一把把他搂在怀里
李德想到这,心里不免有些酸楚,他摇摇头,驱赶掉对母亲的幻觉。他开始穿衣服。当他来到门外时,看见周恩来正在田埂上踱步。周恩来已经来了一会儿了,他没有打扰李德。
休息得好么?周恩来又风趣又关心地问了一句。
李德不知如何回答周恩来这种问话,只是摊了摊手。
周恩来又说:看你气色不错,咱们走走好么?
李德说:我也正想走走,这几天闷死了。
两人顺着田埂不急不缓地向前走去,照着他们的是一抹夕阳。
我看咱们是该做些准备了。周恩来这么说。
李德无奈地点点头。
两年前深埋的那笔财宝也该启封了,也许会用得上的。
李德又点点头,通过广昌的失利,李德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刚愎自用了。
两人觉得此刻有许多话要说,可都不知从何说起,两人就那么一直默默地走下去,顺着田埂,怀着同样一种心情,向夕阳里走去。
周恩来找到毛泽民时,是和李德分手的那天晚上。毛泽民住在中央机关后院一个平房里,他当时分管中央机关的财物工作,兼中华苏维埃银行行长一职。毛泽民亲手为周恩来倒了杯茶,周恩来没有喝茶,而是心事重重地望着毛泽民。自广昌失利以来,整个中央苏区几乎每个人都很难看到笑容。毛泽民也不例外,他也心事重重地看着周恩来,周恩来晚上到他这里来,不用问他也能猜出一定和财物有关。
周恩来先说话了:那些封存的金银该取出来了。
是全部吗?毛泽民问。
周恩来点点头。又说:这些金银取出来后,全部送到造币厂,加工成银元、金扣、发卡。
毛泽民意识到了什么,他知道红军下一步要有重大行动了,要不然不会起封那大批的金银珠宝。以前红军从地主、土豪及富人那里没收来的大批金锭、银锭、珠宝及贵重物品,只有一少部分送到苏区造币厂,加工成金扣、发卡及鞋拔子,这样有利于携带和隐藏,到苏区以外换取枪支弹药和一些生活用品。然而这种大规模的铸造银元、金扣等还从没有过。毛泽民的心沉了一下,但他还是很快地点了点头。
周恩来什么也没说,握了握毛泽民的手,毛泽民感受到了周恩来那只手的力量。
送走周恩来,毛泽民心里涌动着一股莫名其妙的滋味。
这批财宝是两年前封存的。封存这些财宝是毛泽东的主意。毛泽东还专门把身边的两个警卫员小吴、小张派来帮助毛泽民工作。毛泽民清楚记得,他和小吴、小张三个人花了几天的时间才把金锭、银锭、珠宝分装在箱子里,每个箱子又贴上了封条。这些工作是在秘密中进行的。
把这些金银、财宝封装成箱后,毛泽民又到附近村子里雇来了一些民工,领头的是村主席白天兴。白天兴40多岁,黄脸,一双小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白天兴以前当过土匪,后来红军来了他便当上了村苏维埃主席。
白天兴当土匪前,老婆就死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白天兴在这一带名声并不好,不仅因为他当过土匪,而且他当土匪时,欺男霸女的事没少干。红军来了之后,组织村民们打土豪分田地,一些农民有顾虑,没人敢带头,白天兴那时很积极,第一个跳出来,冲进了地主家,拿出了地契,又打开了粮仓,他还当众打了白地主的耳光。白天兴理所当然地当上了村主席。他对红军的事历来很积极,小眼睛一眨一眨的,几乎有求必应。毛泽民一找到他,他很快就找来了几十个民工。
民工们把这些东西运到了山里,在这之前,毛泽民带着小吴和小张在山里找到了一个山洞,山洞的大小足以放得下苏区的财宝。
白天兴也亲自扛了一箱子睞e宝,他以前当土匪时也抢过地主家的财宝,他对财宝并不陌生,当他扛起这一箱子财宝时,他就确信这里面装的不是金锭就是银锭,一路上他就动开了心思。他为了验证这一箱箱的东西到底是不是财宝,便假装摔了一跤,让箱子从肩上滚落下山。箱子被摔散了,他看到了里面的那些财宝。那时,他的心里狂跳不止,他看到这么多财宝被抬进山,心就有些活了。他从一开始就不相信红军会成什么气候,他想红军迟早会被国民党军队从这里赶跑的,红军和国民党打仗,那是他们在为了争权夺利,不管谁夺得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